|
2020年健康管理師《基礎知識》中醫養生學、5大養生保健方法2020年健康管理師考試,目前復習階段,小編整理了《基礎知識》第十章:中醫養生學基礎知識的主要內容,包含中醫養生學及常用養生保健方法。傳統養生技能主要有針灸、推拿、按摩、刮痧、拔罐、藥浴、熨燙、磁吸、器物刺激等方法。 ★考點:中醫養生學 1.“未病先防”即一級預防,“已病防變”即二級預防,“瘥后防復”即三級預防。 2.事物五行屬性歸類簡表: 3.陰陽:凡是運動著的、外向的、上升的、溫熱的、明亮的都屬于陽;相對靜止的、內守的、下降的、寒冷的、晦暗的都屬于陰。例如,白天為陽,夜晚為陰,白天的上午為陽中之陽,下午為陽中之陰,夜晚的上半夜為陰中之陰,下半夜為陰中之陽。 4.四性:寒、涼、溫、熱;五味:辛、甘、苦、酸、咸;六氣: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;七情: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。 5.四診:望診、聞診、問診、切診。 6.九型體質:①平和質;②氣虛質;③陽虛質;④陰虛質;⑤痰濕質;⑥濕熱質;⑦血瘀質;⑧氣郁質;⑨特稟質。 7.中藥養生原則:不盲目進補、補勿過偏、辯證進補、盛者宜瀉、瀉不傷正、用藥宜緩。 8.常用養生保健方法:體質調護、飲食養生、傳統運動、經絡保健、藥物養生、起居調養、娛樂養生、精神養生。 9.國家體育總局推廣的傳統健身運動:太極拳、易筋經、五禽戲、六字訣、八段錦。 ★考點:常用養生保健方法 目前以針灸、推拿、按摩、刮痧、拔罐、藥浴、汗蒸等使用較為廣泛。小編總結了以下幾種: 1.針灸 是針與灸的合稱。針法是把毫針刺入患者體內一定穴位,通過實施提、插、捻、轉、迎、隨、補、瀉等不同手法來治療疾病。灸法是用燃燒著的艾絨熏灼一定穴位的皮膚,利用熱能刺激治療疾病。 針刺保健,是通過針刺人體一定穴位,激發經絡之氣,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,從而達到強壯身體,益壽延年的目的。針刺治病著眼于糾正機體陰陽、氣血的盛衰,而針刺保健則著眼于強身壯體,增進機體代謝能力。兩者著眼點不同,反映在選穴、用針上亦有一定差異。用于保健的針刺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,選穴不宜多,主要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。 灸法是采用艾絨或其他藥物,借助于藥物燒灼,熏熨等溫熱刺激,溫通氣血,以局部溫度的刺激來達到調整機體的作用。保健灸法是中國獨特的養生方法之一,通過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,可以達到和氣血、調經絡、養臟腑、延年益壽的目的。灸法有時還可以起剄針、藥不能起到的作用。不僅可用于強身保健,也可用于久病體虛之人的康復。 2.推拿、按摩 推拿、按摩是用手或輔助器械對人體的經絡、腧穴、肢體、關節等處,施以按、點、揉、搓、推、拿、抓、打、壓等手法,以舒筋活血,調和表里,達到保健、治病的目的。均以手法為主,以不同手法達到不同目的。由于推拿、按摩能夠疏通經絡,使氣血流暢、維持機體的陰陽平衡,所以在推拿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、關節靈活,使人精神振奮,消除疲勞,對保持身體的精力充沛有重要作用。 常用的各種推拿保健方法如:全身推拿、踩背、運動推拿、足部反射區推拿、自我按摩等。 3.刮痧 刮痧,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復刮動,摩擦患者某處皮膚,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。是我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。以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理論為基礎,用器具(牛角、玉石、火罐)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,達到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之目的,F代醫學研究證明: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,增加汗腺分泌,促進血液循環。因此,對高血壓、中暑、肌肉酸痛等風、寒、痹癥有立竿見影之效。經常刮痧,可起到調整經氣,疏經活絡,解除疲勞,增加免疫功能的保健作用。 4.拔罐 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,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,使之吸著于皮膚,造成淤血現象的一種療法。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,后來又擴大應用于肺癆、風濕等內科疾病。 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較強的吸拔之力,其作用在經絡穴位上?蓪⒚孜_并使皮膚充血,體內的邪氣毒素通過皮膚毛孔被吸出體外,從而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,臟腑功能得以調整,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 5.沐浴 沐浴保健系指利用水、日光、空氣、泥沙等有形或無形的天然物質,通過沐浴來鍛煉以防病健身的方法。沐浴可起到發汗解表、祛風除濕、行氣活血、舒筋活絡、調和陰陽、振奮精神等作用,F代醫學認為,沐浴可促進機體體溫調節,改善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,加速各組織器官的新陳代謝。 沐浴的分類方法有多種。主要有冷水浴、熱水浴、蒸汽浴、礦泉浴、藥浴和其他浴身(日光浴、空氣浴、森林浴和花香。┑6類。 |